舊香港大會堂於1869年建成,一直運作至1933年才拆卸。當舊大會堂的華麗文藝復興式建築,被簡潔的幾何線條建築群取代時,新大會堂不單喚起大眾對其建築設計的好奇、提高了建築專業在香港社會的聲望;新大會堂亦擔當著普及香港藝術活動、推廣東西文化和拓展社區活動空間的責任。
香港第一間大會堂於1867年由巿民集資興建,及至1869年11月2日由當時訪港的愛丁堡公爵艾爾弗雷德王子主持揭幕儀式。這座兩層高的歐洲傳統柱廊及拱門式建築物,巍峨古典,內設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及集會廳,是本港外籍人士及上流社會的文化中心。1933年,大會堂的一部分因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興建新總行而拆卸,其餘部分亦於1947年全部拆去,原址稍後興建了中國銀行大廈。
戰後重建期間,很多人深感復興文化的需要,再建另一幢大會堂的意念遂應運而生。1950年,即舊大會堂拆卸後三年,一個委員會宣告誕生,專責研究興建新的文化場地。
新大會堂由英國建築師羅納德.菲利普及艾倫.菲奇於1956年設計,自50年代後期開始動工興建,選址於中環愛丁堡廣場的臨海填海地上,佔地一萬一千平方米,由兩座獨立的建築物(低座及高座)及一個紀念花園組成。當時的港督柏立基爵士在1960年2月25日主持了新大會堂的奠基儀式,並於1962年3月2日為耗資二千萬港元的香港大會堂揭幕。
今天香港大會堂簡潔莊重、樸實無華的風姿早已深入民心,然而在50年代,這突破了傳統維多利亞式建築的設計意念,可說非常大膽創新。其簡潔的外觀,多功能的用途和精巧的材料運用相互協調配合,完全表現出功能主義的潔淨線條。經典的包浩斯風格影響往後的香港建築藝術,更令這香港第一座多用途文娛中心成為60年代香港建築代表作。
香港大會堂不僅讓觀眾有機會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表演,在培育本地文化藝術人才方面也貢獻良多。曾在此獻技的本地和海外優秀藝團多不勝數,節目豐富多彩,滿足了市民多元化的需求。
香港大會堂被譽為本地最重要的文化藝術中心之一,見證了不少文化大事的發生,也是本港文化發展的寫照。多個標誌文化發展新里程的活動,例如早期的香港節、1973年的香港藝術節、1976年的亞洲藝術節、1977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以至1982年的國際綜藝合家歡等均在大會堂隆重揭幕,足以證明大會堂在國際藝術領域享有重要地位。大會堂在推動文化交流方面成績驕人,實在值得港人引以為傲。
香港大會堂亦是舉行重要儀式和慶典的理想場地,曾有多任港督在大會堂宣誓就職,不少世界知名人士亦曾蒞臨參觀各項設施。大會堂無疑是香港一個具代表性的象徵,是香港的歷史見證。
大會堂高座也是香港首間公共圖書館和美術館的館址。大會堂公共圖書館於一九六二年三月五日正式啟用,是香港首間公共圖書館,四十多年來館藏與日俱增,由啟用時的二萬項增加至二零零八年年初的五十多萬項。為滿足市民對資訊的需要,大會堂公共圖書館又不斷拓展借閱和參考服務,並先後設立工商業圖書館、創造力及創新資源中心和基本法圖書館等三間專題圖書館。
隨著香港大會堂落成啟用,現代的香港博物館事業亦宣告誕生。一所全新規劃的博物館設於大會堂高座的十及十一樓,稱為「大會堂美術館」,其後於1969年改名為「香港美術博物館」。
除讓廣大市民有機會欣賞到各種歷史文物珍品,美術博物館在推廣本地藝術創作方面,亦作了不少的嘗試,為青年藝術家提供互相砥礪和交流的機會。經過多年的徵集和購藏,美術博物館在歷史繪畫、中國書畫文物、香港早期貨幣、郵票、歷史圖片、香港藝術家作品及鄰近地區民俗工藝品方面,都建立了具代表性的館藏。
隨著藏品日漸增加,展覽活動亦越見頻繁,為了服務的進一步擴展,美術博物館於1975年正式分家成香港博物館(後改稱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藝術館,兩者分別於1975年及1991年遷離大會堂。
數十年來,雖然有不少文娛中心相繼落成,但香港大會堂仍然是備受歡迎的演藝節目演出場地。就如一具精巧的樂器仍須不時保養調音以維持高水平的表現,香港大會堂於1993年進行了大規模翻新工程,以配合社會的變化和文化藝術的發展。這個標誌著香港大會堂進入新年代的翻新工程在設計上力求保留原來包浩斯式的建築風格,再增添新元素,採用高科技物料,令香港大會堂更富時代感。
一直以來,香港大會堂致力推廣藝術活動,弘揚中西文化。對市民而言,大會堂的重要性,又超乎藝術文化之上。這座具現代風格的包浩斯式建築物,已成為中環地區的「地標」。大會堂紀念花園內的神龕,載有二次大戰時香港苦難的記憶,至於與大會堂同年啟用的婚姻登記處,則見證著數以十萬計本地家庭的成立。